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

新闻资讯
对明星“卷学历”多点平常心
发布时间:2025-08-11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888集团官网入口5月12日,上海戏剧学院发布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,其中出现了知名演员黄晓明、金世佳的名字,意味着二人已经通过初试。该校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,黄晓明和金世佳是以同等学力资格申请读博。根据招生简章,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都要参加“专业知识考核”笔试,同等学力考生还要加试政治理论和2门专业科目,单科低于60分不予录取。(据5月13日红星新闻)

  众所周知,考博士不易,读博士更难。功成名就、收入丰厚的明星,还要不辞辛苦地考博,让很多网友不解。有网友质疑这是在“混学历”“镀金”,还有人戏称其为“学术圈和娱乐圈的资源置换”。就连黄晓明很久之前的一段“打字速度超慢”的视频也被转上热搜,有网友表示,照他这种“一指禅”打字法,恐怕100年也写不完博士毕业论文。

  大家会这么质疑,并非无风起浪。演员翟天临因“不知知网”受到质疑,进而被北京电影学院撤销博士学位,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至今犹存。一直以来,部分明星、企业家走捷径混学历的现象屡见不鲜,其中不乏“在职读博”“特殊人才通道”等操作,甚至有个别案例被曝出存在“文”“挂名混学位”等学术不端行为。种种乱象让公众对名人高学历的含金量会产生天然的不信任感,会情不自禁地追问:像黄晓明这样的一线明星,肉眼可见的工作繁忙,能否真正投入足够时间完成学术研究?是否有相应的学术成果?其考博是否经过正规的招生流程?这些问题的答案若缺乏透明度,难免让人产生“特权入学”的联想。

  据报道,黄晓明、金世佳等考博明星,多数攻读的是艺术类专业博士。我国于2024年首次招收该类别的博士,它是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,与大众熟知的做学术研究的博士有很大不同。专业博士更多地关注实践和应用,其录取考核方式也与学术博士不同。上海戏剧学院艺术专博的录取方式为“申请考核”,考生需提交“创作实践计划书及个人艺术实践成果”,而且要求不低,相关考核包括“提交作为主要演员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或行业内重要奖项”等。

  由此可见,仅仅因为明星从事文艺行业,就断定其成绩不好、考博是为了“混学历”,显然有失公允。若明星考博确属个人追求或职业发展需求,且符合招生标准,公众就不应先入为主地给其贴上“镀金”的标签。关键在于,高校是否严格执行了博士招生的学术考核标准。无论是普通考生还是公众人物,录取程序都应公开透明、一视同仁。如果黄晓明的各项成绩、专业水准、学习计划经得起推敲,那么他考博也没什么好指摘的,反而体现了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奋斗精神;反之,若高校为了“名人效应”降低门槛,则不仅损害教育公平,更会助长“学历功利化”的不良风气。

  教育公平是社会底线,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,学历的“含金量”都应由真才实学来证明,摒弃任何外在标签的纷纷扰扰,让读书回归求知的本质,让学历成为学识的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