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

新闻资讯
welcometo欢迎光临888集团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中轴线D数字档案
发布时间:2025-08-06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本报讯(记者王斌)在北京中轴线处遗产点中,市属公园占了3处,分别是天坛、景山和社稷坛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,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年来,各公园通过对具有典型性、代表性的文保单位、历史建筑建立3D数字档案,持续提升管理水平,并为今后活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。

  社稷坛位于中山公园内。近期北京雨水天气频繁,每次降雨过后,中山公园基建科工作人员刘欢和同事都会拿上丈尺、水准仪来到五色土坛、拜殿等文物建筑。大家掏出工具,检查地面有没有沉降,随后登高依次查看屋面是否漏雨,瓦件有没有松动,再将数据内容逐一反馈至“文物e巡查”平台……这样的专项巡查,已经成为刘欢和同事们在大风、暴雨等极端天气过后的固定动作。

  “中山公园开启了15处明清建筑大范围的测绘工作,通过数字测绘技术,高精度还原了中轴线上这些古建筑的详细数据,为遗产监测、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底。”中山公园基建科科长张京利介绍,包括五色土坛、拜殿、戟殿、神厨神库、宰牲亭建筑群等在内的15处文物建筑的上万条数据,已纳入了“一本账”管理,为后续数字成果转换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  除了中山公园,天坛公园也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古建台账,完成圜丘建筑群数据可视化采集,实现中和韶乐非遗“数字永生”,并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。景山公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,实现所有古建的三维建模及信息数字化存档,运用木质监测分析仪、探地雷达等设备定期为古建筑“体检”,依据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勘察方案与修缮建议。截至目前,天坛、景山和社稷坛已对具有典型性、代表性的文保单位、历史建筑全部建立3D数字档案。

 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未来五年,中山公园计划打造社稷坛数字VR虚拟游览展示项目,以拜殿五色土、来今雨轩、孙中山铜像为节点,以公园官网为窗口,复原历史场景、历史展览。此外,中山公园还将开展社稷坛宰牲亭遗址保护展示工程。计划在2027—2030年,通过考古勘探、历史资料挖掘等方式,进一步发掘社稷坛宰牲亭建筑群的历史文化,并根据资料制定整修、展示方案,活化利用文物建筑,突出展示建筑关于社稷祭祀的核心价值。

  作为中轴线处遗产点之一,先农坛通过创新IP授权机制激活文创开发、推动核心建筑庆成宫历史性开放等一系列动作,实现年游客量从“十万级”跃升至“百万级”的系列突破。昔日深藏的古建遗产,正通过可带走的精巧文创与可步入的活化空间,蝶变为连接古今、惠及公众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彰显了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文物活化利用的蓬勃生机与创新路径。

  “妈妈快看!那是个能转动的小浑天仪!”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文创店门口的展示架上,升级版冰箱贴“问鼎穹隆”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。这款冰箱贴由5个同心环嵌套而成,每个环都可沿横轴或纵轴自由旋转。底座4座天王力士像稳稳托举,仿佛托起整片天宫银河;地平圈环绕着四象二十八星宿,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的纹样在光线下流转;从内到外,黄道环、赤道环、二分环、二至环、天球星空依次排列,环中还点缀着藻井楼宇建筑的微缩剪影。

  这些藻井楼宇建筑的朝向也是暗藏巧思——与去年推出的1.0版冰箱贴朝着中心聚拢不同,2.0版新款的楼宇方向是向外发散,既贴合天宫藻井的原始形态,又有万物发展的含义。更妙的是其“一器两形”的设计:当5个圆环在同一水平面静止时,是复刻自隆福寺的天宫藻井,层叠结构再现古建穹顶的精妙;当圆环沿横轴、纵轴自由旋转,便组合成球形立体结构,活脱脱一个微缩版浑天仪,将古人“天圆地方”的宇宙观浓缩于掌心。

  “它既是2000年前张衡浑天仪天文智慧的延续,又能呼应如今国家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。”设计师胡游将这款冰箱贴定义为“古代天文观的具象化表达”。他解释,天宫藻井的同心圆造型本就是古人对穹隆宇宙的认知载体,而顶部1400多颗星星组成的星宿图,更是凝结了古人对天象、世界观、宇宙观的思考。“其实‘问鼎穹隆’这个名字也蕴含了双关,鼎指的是托举藻井圆环的四个天王力士像,他们如同鼎足般稳固支撑;隆则直接点明了天宫藻井的出身——它原本位于隆福寺。一看这个名字,大家就能联想到藻井的渊源。”

  这款出圈的文创产品,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成为传播中轴线文化、吸引公众关注遗产的桥梁,实现了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目标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截至目前,天宫藻井冰箱贴总销量已突破19万件,销售额超3000万元,占古建馆所有文创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二。而这份成绩的背后,正是先农坛借力中轴线申遗成功,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的缩影。

  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和世界遗产点,先农坛在“系统性整体性保护”的框架下,迎来了文创发展的新契机。“通过IP授权,我们让真正懂设计、有创意、具备敏锐市场嗅觉的社会团队参与开发。这种新模式激活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。”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,从去年2月开设首家文创店至今,古建馆内已开辟888集团官网入口4个文创空间,合作公司开发了300多款产品,总销量突破51万件。

  事实上,中轴线申遗带来的改变,不止于文创产品的热销,更体现在先农坛物理空间的重生与功能的拓展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便是先农坛内建筑等级最高的宫殿——500余岁的庆成宫。“作为中轴线南端东西对称格局的重要一环,若庆成宫不能完整开放,整个先农坛区域乃至中轴线的对称性都将受损。”薛俭介绍,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带动下,庆成宫建筑群的腾退和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。“去年4月神仓开放,去年12月庆成宫开放。至此,先农坛的开放面积已由6万平方米增加至8万平方米。”薛俭介绍,焕然一新的古建筑群尤其是庆成宫,迅速成为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新地标。开放以来已举办研学、展演、音乐会等多种活动,近一年来先农坛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,较申遗前年均十几万人次的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。